道德经校释_第六十一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六十一章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六十一章

    大国者下流, ⾼亨曰:此句当作“治大国若居下流”转写挩“治”字“若”字,而“居”字又讹为“者”字也。河上注:“治大国当如居下流。”是河上本原作“治大国若居下流”其证一也。王注:“江海居大而处下,则百川流之;大国居大而处下,则天下流之。故曰‘大国下流’也。”末句当作“故曰‘治大国若居下流’也”转写挩字。盖王以江海之处下喻大国之处下,即释经文“若”字“处下”即释“居下”是王本原有“若”字“居”字无“者”字,明矣。其证二也。释文“琊”字“牝”字之间出“治”字,云:“直吏反。”是陆所据王本原有“治”字,明矣。其证三也。“治大国若居下流”与上章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句法一律,文有讹挩,遂不可读矣。论语阳货篇:“恶居下流而讪上者。”子张篇:“君子恶居下流。”可证“居下流”为古代习用语。居下流者不敢自満自傲,故老子取焉。 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。牡常以静胜牝,以静为下。 严可均曰:“天下之牝”御注作“之交”⾼翿作“之交牝”“牡常以静胜牝”各本作“牝常以静胜牡”魏稼孙曰:严分“天下之牝”及“牡常以静胜牝”为二条。按各本作“牝常以静胜牡”当以六字为句,如此刻则似“天下之牝牡”一句“常以静胜”一句“牝以静为下”句。 谦之案:“天下之交”敦煌辛本及遂州本“交”作“郊”成玄英曰:“郊,郊外也。”又“天下之郊”重叠,成曰:“‘天下之郊’牒前,又以生后句也,无上‘牝’字。”严遵本作“大国者,天下之所流,天下之所交”无“常”字,下“以”上有“牝”字。范本作:“天下之下流,天下之所交也。天下之牲,牝常以静胜牡,以其静,故为下也。”傅本末句同范本“静”作“靖”磻溪、楼正、顾欢、⾼翿作“天下之交牝”敦、遂二本无“以静为下”句。诸本纷异,碑本句读从严可均,惟第三句当从诸河上本作“牝常以静胜牡” 盖“天下之牝”犹言天下之⺟也。二十五章“‮为以‬天下⺟”说文:“⺟,牧也。”段注:“牧者,养人者也。以譬人之啂子,引申之,凡能生以启后者,皆曰⺟。”牝,畜⺟也,雌也,主生养人,故与“⺟”同义。下云“大国不过欲兼畜人”兼畜人者,即善生养人,乃言牝也。吴澄注:“牝不先动以求牡,牡常先动以求牝。动求者招损,静俟者受益,故曰‘以静胜牡’。动求者居上,静俟者居下,故曰‘以静为下’。”吴说得之。 又案:“静”字,敦煌辛本作“”傅本作“靖”“静”、“”、“靖”三字可通用。夏竦古文四声韵卷三出“静”字,引古老子作○。又出“”字,引古老子作○、○、○,卷四出“净”字,引古老子字与“”字下所引同,引籀韵作○,惟无“靖”字。盖“靖”即“净”字。四十五章“清静‮为以‬天下正”敦煌己本“静”作“净”知“静”、“净”、“靖”三字互通。 又案“交”字,即六十章“故得交归”之“交”吴澄曰:“交,会也。大国者,诸小国之交会,如&#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