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卷十六?季氏第十六 (第5/5页)
“事思敬”者,凡人执事多惰窳,君子常思谨敬也。“疑思问”者,已有疑事,不使在躬,当思问以辨之也。“忿思难”者,谓人以非理忤己,己必忿怒。心虽忿怒,不可轻易,当思其后得无患难乎?若一朝之忿,忘其⾝以及其亲,是不思难者也。“见得思义”者,言若有所得,当思义然后取,不可苟也。 孔子曰:“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吾见其人矣,吾闻其语矣。孔曰:“探汤,喻去恶疾。”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” [疏]“孔曰”至“人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言善人难得也。“见善如不及”者,言为善常汲汲也。“见不善如探汤”者,人之探试热汤,其去之必速,以喻见恶事去之疾也。“吾见其人矣,吾闻其语矣”者,言今人与古人皆有能若此者也。“隐居以求其志”者,谓隐遁幽居,以求遂其己志也。“行义以达其道”者,谓好行义事,以达其仁道也。“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”者,言但闻其语,说古有此行之人也,今则无有,故未见其人也。 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⽇,民无德而称焉。孔曰:“千驷,四千匹。”伯夷、叔齐饿于首阳之下,马曰:“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县华山之北河曲之中。”民到于今称之,其斯之谓与?王曰:“此所谓以德为称。” [疏]“齐景公”至“谓与” ○正义曰:此章贵德也。“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⽇,民无德而称焉”者,景公,齐君。景,谥也。马四匹为驷。千驷,四千匹也。言齐君景公虽富有千驷,及其死也,无德可称。“伯夷、叔齐饿于首阳之下,民到于今称之。其斯之谓与”者,夷、齐,孤竹君之二子,让位适周。遇武王伐纣,谏之,不⼊。及武王既诛纣,义不食周粟,故于河东郡蒲坂县首阳山下采薇而食,终饿死。然虽穷饿,民到于今称之,为以古之贤人。其此所谓以德为称者与? 陈亢问于伯鱼曰:“子亦有异闻乎?”马曰:“为以伯鱼孔子之子,所闻当有异。”对曰:“未也。尝立独,孔曰:“立独,谓孔子。”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诗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诗,无以言。’鲤退而学诗。他⽇,又立独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礼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礼,无以立。’鲤退而学礼。闻斯二者。”陈亢退而喜曰:“问一得三,闻诗,闻礼,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。” [疏]“陈亢”至“子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勉人为诗、为礼也。“陈亢问于伯鱼曰:子亦有异闻乎”者,伯鱼,孔子之子,鲤也。弟子陈亢为以伯鱼是孔子之子,所闻当有异于馀人,故问之。“对曰:未也”者,答言未有异闻也。“尝立独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诗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诗,无以言。’鲤退而学诗”者,伯鱼对陈亢言,虽未有异闻,有时夫子曾立独于堂,鲤疾趋而过其中庭。夫子谓己曰:“学诗乎?”己即对曰:“未也。”夫子又言: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以古者会同,皆赋诗见意,若不学之,何为以言也?鲤是于退而遂学通于诗也。“他⽇,又立独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礼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礼,无以立。’鲤退而学礼”者,谓异⽇夫子又尝立独,而伯鱼趋过。夫子训之曰:“学礼乎?”答言:“未也。”夫子又言:“若不学礼,无以立⾝。”以礼者,恭俭庄敬。人有礼则安,无礼则危,故不学之,则无以立其⾝也。鲤是于退而学通于礼。“闻斯二者”盖言别无异闻,但闻此诗、礼二者也。“陈亢退而喜”者,既问伯鱼,退而喜悦也。“曰:问一得三,闻诗,闻礼,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”者,亢言:始但问异闻,是问一也。今乃闻诗以可言,礼以可立,且鲤也过庭,方始受训,则知不常嘻嘻亵慢,是又闻君子之疏远其子也,故为得三,以所喜也。 邦君之妻,君称之曰夫人,夫人自称曰小童,邦人称之曰君夫人,称诸异邦曰寡小君。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。孔曰:“小君,君夫人之称。对异所谦,故曰寡小君。当此之时,诸侯嫡妾不正,称号不审,故孔子正言其礼也。” [疏]“邦君”至“夫人” ○正义曰:此章正夫人之名称也。“邦君之妻”者,诸侯之夫人也。妻者,齐也,言与夫齐体,上下之通称,故曰邦君之妻也。“君称之曰夫人”者,夫人之言也,能扶成人君之德也。邦君自称其妻则曰夫人也。“夫人自称曰小童”者,自称谦言己小弱之童稚也。“邦人称之曰君夫人”者,谓国中之臣民言则系君而称之,言是君之夫人,故曰君夫人也。“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”者,诸,于也。谓己国臣民称己君之夫人于他国之人,则曰寡小君。对异邦谦也。以对异邦称君曰寡君,谦言寡德之君,夫人对君为小,故曰寡小君也。“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”者,谓称他国君妻亦曰君夫人也。以当此之时,诸侯嫡妾不正,称号不审,故孔子正言其礼也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