舂秋左传正义_卷五十一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卷五十一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 (第3/10页)

义曰:杨子《法言》云:“何以动而见敬?曰敬人。何以动而见侮?曰侮人。然则贵人者,人亦贵之;卑人者,人亦卑之。”此言凡人轻贱其⾝,则不能以尊贵之道及于他人。若君子能自贵其⾝者,已先贵人,欲其⾝之贵,是以须有礼,然后能以尊贵之道及于他人。既尊贵他人,是以有礼。

    宋公享昭子,赋《新宮》。逸《诗》。

    [疏]“赋新宮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《燕礼》记云:“升歌《鹿鸣》,下管《新宮》。”郑玄云:“《新宮》,《小雅》逸篇也。”其诗既逸,知是《小雅》篇者,管即笙也。以《燕礼》及《乡饮酒》升歌、笙歌,同用《小雅》,知《新宮》必是《小雅》。但其诗辞义皆亡,无以知其意也。

    昭子赋《车辖》。《诗·小雅》。周人思得贤女以配君子。昭子将为季孙迎宋公女,故赋之。○辖,本又作众4,胡瞎反。将为,于伪反。

    [疏]注“诗小”至“赋之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“周人思得贤女以配君子。”《车众4》诗序也。杜以下云“逆女”故知将为季孙迎宋公之女,故赋之。杜必知为逆女而赋者,以《车众4》之诗论逆女之事。其诗云:“间关车之众4兮,思众4季女逝兮。”言间关然设此车众4,思忆娈然季女,而往迎之。又云:“辰彼硕女,令德来教。”皆论逆女之事。又昭子因聘逆女,巳共宋公平论,故于享礼之时而赋《车辖》,犹如季文子如宋致女还赋《韩奕》之诗,与此正同,又何不可?而刘炫‮为以‬昭子赋《车辖》不为逆女,又以《新宮》非昏姻之事而规杜过,然《新宮》既亡焉,知非是亲好,苟生异见,于义非也。

    明⽇宴,饮酒,乐,宋公使昭子右坐,坐宋公右以相近,言改礼坐。○乐音洛。近,附近之近。礼坐,如字,又才卧反。

    [疏]注“坐宋”至“礼坐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《燕礼》云:“司宮筵宾于户西东上,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,西乡。”是礼坐公西向,宾南向也。宋公使昭子右坐,令在宋公之右。盖在宋公之北,同西向以相近,言其改礼坐也。

    语相泣也。乐祁佐,助宴礼。退而告人曰:“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!吾闻之:‘哀乐可乐而哀。○乐哀,音洛,注及下同。而乐哀,可哀而乐。皆丧心也。’心之精慡,是谓魂魄。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为此冬叔孙、宋公卒传。○丧,息浪反,下同。

    季公若之姊为小邾夫人,平子庶姑,与公若同⺟,故曰公若姊。

    [疏]注“平子”至“若姊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公若,即平子之叔⽗也。不言平子之姑,而云公若之姊,明公若是平子庶叔,此姑与公若同⺟,故曰公若姊也。

    生宋元夫人,宋元夫人,平子之外姊。生子,以妻季平子。昭子如宋聘,且逆之。平子人臣,而因卿逆,季氏強横。○妻,七计反。横,华孟反。公若从,从昭子。○从,才用反,又如字,注同。谓曹氏勿与,鲁将逐之。曹氏,宋元夫人。曹氏告公。公告乐祁。乐祁曰:“与之。如是,鲁君必出。政在季氏三世矣,文子、武子、平子。

    [疏]注“文子、武子、平子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武子生悼子,悼子生平子,政在季氏,唯云:“三世”不数悼子者,悼子未为卿而卒,不执鲁政,故不数也。十二年传曰:“季悼子之卒也,叔孙昭子以再命为卿。”卿必再命乃得,经书名氏。七年三‮经月‬书“叔孙婼如齐莅盟”其年十一月季孙宿卒,是悼子先武子而卒,平子以孙继祖也。

    鲁君丧政四公矣。宣、成、襄、昭。无民而能逞其志者,未之有也,国君是以镇抚其民。《诗》曰:‘人之云亡,心之忧矣。’《诗·大雅》。言无人则忧患至。○逞,敕景反。鲁君失民矣,焉得逞其志?靖以待命犹可,动必忧。”为下公孙传。○焉,于虔反。

    夏,会于⻩⽗,谋王室也。王室有子朝乱,谋定之。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简子,赵鞅。输王粟、具戍人,曰:“明年将纳王。”纳王于王城。子大叔见赵简子,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。对曰:“是仪也,非礼也。”

    [疏]“简子”至“非礼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《乐记》云:“簠簋俎⾖,制度文章,礼之器也。升降上下,周旋裼袭,礼之文也。”又曰:“铺筵席,陈尊俎,列笾⾖,以升降为礼者,礼之末节也。故有司掌之。”《仲尼燕居》云:子张问礼。子曰:‘师,尔‮为以‬必铺几筵,升降酌献酬酢,然后谓之礼乎?言而履之,礼也。’又五年传云:“公如晋,自郊劳至于赠贿,礼无违者。”晋侯‮为以‬知礼。女叔齐曰:“是仪也,非礼也。”此问揖让、周旋之礼,又云:“是仪也,非礼也。”凡此诸文,皆言礼与仪异。礼之与仪,非为大异,但所从言之有不同耳。礼是仪之心,仪是礼之貌。本其心,谓之礼,察其貌,谓之仪。行礼必为仪,为仪未是礼。故云仪,非礼也。郑玄《礼序》云:“礼者,体也,履也。统之于心曰体,践而行之曰履。”此训两释,良有以也。郑谓体为礼,履为仪,是其‮以所‬礼仪别也。

    简子曰:“敢问,何谓礼?”对曰:“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:‘夫礼,天之经也,经者,道之常。地之义也,义者,利之宜。民之行也。’行者,人所履。。○之行,下孟反,注同。天地之经,而民实则之。则天之明,⽇月星辰,天之明也。因地之性,⾼下刚柔,地之性也。

    [疏]“夫礼”至“之性”

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