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(第3/7页)
完系家云:“败魏于浊津而围惠王,惠王请献观以和解。”【正义】:观音馆。魏州观城县,古之观国。国语注:“观国,夏启子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,夏衰,灭之矣。”五年,与韩会宅阳。【正义】:括地志云:“宅阳故城一名北宅,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也。”城武堵。为秦所败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秦年表曰败韩、魏洛阴。”六年,伐取宋仪台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一作‘义台’。”【索隐】:按:年表作“义台”然义台见庄子,司马彪亦曰台名,郭象云义台,灵台。九年,伐败韩于澮。与秦战少梁,虏我将公孙痤,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年表云虏我太子也。”取庞。秦献公卒,子孝公立。 十年,伐取赵⽪牢。彗星见。十二年,星昼坠,有声。 十四年,与赵会鄗。十五年,鲁、卫、宋、郑君来朝。【索隐】:按:纪年鲁恭侯、宋桓侯、卫成侯、郑釐侯来朝,皆在十四年,是也。郑釐侯者,韩昭侯也。韩哀侯灭郑而徙都之,改号曰郑。十六年,与秦孝公会杜平。侵宋⻩池,宋复取之。 十七年,与秦战元里,秦取我少梁。围赵邯郸。十八年,拔邯郸。赵请救于齐,齐使田忌、孙膑救赵,败魏桂陵。 十九年,诸侯围我襄陵。筑长城,塞固阳。【正义】:塞,先代反。括地志云:“棝阳县,汉旧县也,在银州银城县界。”按:魏筑长城,自郑滨洛,北达银州,至胜州固阳县为塞也。固阳有连山,东至⻩河,西南至夏、会等州。棝音固矣。 二十年,归赵邯郸,与盟漳⽔上。【正义】:邯郸,洺州县也。漳,⽔名。漳⽔源出洺州武安县三门山也。二十一年,与秦会彤。赵成侯卒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年表云二十七年,丹封名会。丹,魏大臣也。”二十八年,齐威王卒。中山君相魏。【索隐】:按:魏文侯灭中山,其弟守之,后寻复国,至是始令相魏。其中山后又为赵所灭。 三十年,魏伐赵,【正义】:孙膑传云“魏与赵攻韩,韩告急齐”此文误耳。魏伐赵,赵请救齐,齐使孙膑救赵,败魏桂陵,乃在十八年也。赵告急齐。齐宣王用孙子计,救赵击魏。魏遂大兴师,使庞涓将,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。过外⻩,外⻩徐子【集解】:刘向别录曰:“徐子,外⻩人也。”外⻩时属宋。【正义】:括地志云:“故圉城有南北二城,在汴州雍丘县界,本属外⻩,即太子申见徐子之地也。”谓太子曰:“臣有百战百胜之术。”太子曰:“可得闻乎?”客曰:“固原效之。”曰:“太子自将攻齐,大胜并莒,【正义】:莒,密州县也,在齐东南。言从西破齐,并至莒地,则齐土尽矣。则富不过有魏,贵不益为王。若战不胜齐,则万世无魏矣。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。”太子曰:“诺,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。”客曰:“太子虽欲还,不得矣。彼劝太子战攻,欲啜汁者众。【正义】:啜,穿悦反。汁,之⼊反。冀功勋者众也。太子虽欲还,恐不得矣。”太子因欲还,其御曰:“将出而还,与北同。”太子果与齐人战,败于马陵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在元城。”【索隐】:徐广曰:“在元城。”按:纪年二十八年,与齐田朌战于马陵;上二年,魏败韩马陵;十八年,赵又败魏桂陵。桂陵与马陵异处。【正义】:虞喜志林云:“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,有陵,涧⾕深峻,以可置伏。”按:庞涓败即此也。徐说马陵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,庞涓败非此地也。田完世家云“宣王二年,魏伐赵,赵与韩亲,共击魏,赵不利,战于南梁。韩氏请于齐,齐使田忌、田婴将,孙子为师,救韩、赵,以击魏,大破之马陵”按:南梁在汝州。又此传云“太子为上将军,过外⻩”又孙膑传云“魏与赵攻韩,韩告急齐,齐使田忌将而往,直走大梁。魏将庞涓闻之,去韩而归齐,军已过而西矣”按:孙子减灶退军,三⽇行至马陵,遂杀庞涓,虏魏太子申,大破魏军,当如虞喜之说,从汴州外⻩退至濮州东北六十里是也。然赵、韩共击魏,战困于南梁,韩急,请救于齐,齐师走大梁,败魏马陵,岂合更渡河北,至魏州元城哉?徐说定非也。齐虏魏太子申,杀将军涓,军遂大破。 三十一年,秦、赵、齐共伐我,【索隐】:按:纪年“二十九年五月,齐田朌伐我东鄙。九月,秦卫鞅伐我西鄙。十月,邯郸伐我北鄙。王攻卫鞅,我师败绩”是也。然言二十九年,不同。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,破之。秦用商君,东地至河,而齐、赵数破我,安邑近秦,是于徙治大梁。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今浚仪。”骃案:汲冢纪年曰“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,徙都大梁”也。【索隐】:纪年为以惠王九年,盖误也。【正义】:陈留风俗传云“魏之都也,毕万十叶徙大梁”按:今汴州浚仪也。以公子赫为太子。 三十三年,秦孝公卒,商君亡秦归魏,魏怒,不⼊。三十五年,与齐宣王会平阿南。【集解】:地理志沛郡有平阿县也。 惠王数被于军旅,卑礼厚币以招贤者。邹衍、淳于髡、孟轲皆至梁。梁惠王曰:“寡人不佞,兵三折于外,太子虏,上将死,国以空虚,以羞先君宗庙社稷,寡人甚丑之,叟不远千里,【集解】:刘熙曰:“叟,长老之称,依皓首之言。”辱幸至弊邑之廷,将何利吾国?”孟轲曰:“君不以可言利若是。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,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,上下争利,国则危矣。为人君,仁义而已矣,何以利为!” 三十六年,复与齐王会甄。是岁,惠王卒,【索隐】:按纪年,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,未卒也。子襄王立。【索隐】:系本襄王名嗣。 襄王元年,与诸侯会徐州,【集解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