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124章缴动之余 (第2/2页)
虽然后世不少人吐槽南宋理学,但不能抛开时代来谈问题,在这个世界理学依然占据主导,而且也有他的正面意义,朝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信奉这一脉,历史上韩侂胄就是打击理学,大失人心,北伐的时候缺人不得不征召一些理学派人士主持各项工作,结果这批人一个个阳奉阴违,硬生生破坏了整个北伐。 前车之鉴,宋青书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,更何况有黄衫女黄裳还有李守中这层关系,他也不可能大肆打击理学这一脉的人,听到他这样说,李守中面上多了一层笑意:“我也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,否则才不会和你说这么多。” 接着将很多人物娓娓道来:“今日在朝堂之上真德秀等人发难,你只能亲自上阵辩驳,实乃落入了下成,当年韩侂胄受到的攻讦非议远比你多,但他每次都稳如泰山,因为他麾下的人会主动替他反驳回去,根本不需要他亲自下场。 御史台虽然是史弥远的地盘,但他也无法做到掌控没一个人,当年韩侂胄就安插了几个亲信进去,刘德秀,杨大法,刘三杰这几个作为御史,辩才着实了得,每每引经据典,与理学派的大儒比起来也丝毫部落下风。 门下省的谏议大夫沈继祖,中书省的右正言李沐都是处理政务上的能手。还有兵部侍郎陈贾,也素来知兵事…” 宋青书以前只知道韩侂胄集团里的那些高层人员,对这些中层骨干力量完全不知道,仔细听着李守中将这些人一一介绍,不由得霍然开朗。 李守中又说道:“韩侂胄在军方也颇有势力,军中将领罗日愿,殿前司,步军司军官杨明,张兴等,本都是极为难得的人才,只可惜他们前些日子为了给韩侂胄报仇,刺杀贾似道,如今生死下落不知。 哎,两派相争,伤的都是国家栋梁之才。”听他语气唏嘘,宋青书表情却是有些古怪,这几个人当初被他救下,安排到了金蛇营那边,如今看有没有机会让他们重新回到临安,将一切名单牢记在心,宋青书起身告辞,毕竟不能离开皇宫太久。 原本想和李莫愁再说下话的,只可惜她死都不肯出来相见,弄得一旁的李守中神情古怪,以为他对自己女儿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。宋青书只好“仓皇”而逃,回到宫中,派人召之前李守中提到的那些人进宫,一直长谈到了深夜… 第二日政事堂上,宫中太监传来旨意,封宋青书为带御器械,负责贴身保护皇帝的安全,史弥远与薛极眉头暗皱,知道昨日行刺事件让这一切变得理所当然,只不过他们还是尽着最后的努力。 很快有心腹便对此提出质疑,他们的理由倒也冠冕堂皇,毕竟宋青书堂堂齐王之尊,再担任这个带御器械有些大材小用,而且于礼不合。这次宋青书不用亲自下台辩论,群臣末端的刘德秀直接站出来反驳道:“非也,昔日咸安郡王也曾担任过带御器械,何来的于礼不合…” 咸安郡王指的是当年的韩世忠,原本韩世忠也有蕲王的爵位,只不过这是死后追封的,与宋青书这样生前就是王爵不太一样。 担心到时候有人以此做文章,所以他索性拿韩世忠早年的爵位来说事。昨日早朝时他按兵不动,只因为他又不是宋青书那边的人,又何必替他出头?可昨夜入宫后见到很多熟人。 一时间仿佛重新找到了组织,激动之余,自然要替新东家摇旗呐喊,看着双方唾沫横飞,一个个引经据典互喷,宋青书心中暗爽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