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注疏_卷八泰伯第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卷八泰伯第八 (第3/5页)

 [疏]“子曰: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记人立⾝成德之法也。兴,起也。言人修⾝,当先起于《诗》也。立⾝必须学礼,成性在于学乐。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不学礼,无以立。既学《诗》、《礼》,然后乐以成之也。

    子曰: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”由,用也。可使用而不可使知者,百姓能⽇用而不能知。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言圣人之道深远,人不易知也。由,用也。“民可使用之,而不可使知之”者,以百姓能⽇用而不能知故也。

    子曰:“好勇疾贫,乱也。包曰:“好勇之人而患疾已贫贱者,必将为乱。”人而不仁,疾之已甚,乱也。”包曰:“疾恶太甚,亦使其为乱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好勇疾贫,乱也。人而不仁,疾之已甚,乱也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说小人之行也。言好勇之人患疾己贫者,必将为逆乱也。人若本性不仁,则当以礼孙接,不可深疾之。若疾恶太甚,亦使为乱也。

    子曰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馀不⾜观也已矣。”孔曰:“周公者,周公旦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馀不⾜观也已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戒人骄吝也。周公,周公旦也,大圣之人也,才美兼备。设人有周公之才美,使为骄矜,且鄙吝,其馀虽有善行,不⾜观也。言为鄙吝所揜弃也。

    ○注“周公者,周公旦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以舂秋之世别有周公,此孔子极言其才美而云周公,恐与彼相嫌,故注者明之。

    子曰:“三年学,不至于⾕,不易得也。”孔曰:“⾕,善也。言人三岁学,不至于善,不可得言必无也,‮以所‬劝人学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三年学,不至于⾕,不易得也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劝学也。⾕,善也。言人勤学三岁,必至于善。若三岁学,不至于善,不可得言必无也,‮以所‬劝人学也。

    子曰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⼊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包曰:“言行当常然。危邦不⼊,始欲往。乱邦不居,今欲去。乱谓臣弑君,子弑⽗。危者,将乱之兆。”邦有道,贫且贱焉,聇也。邦无道,富且贵焉,聇也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”至“聇也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劝人守道也。“子曰:笃信好学”者,言厚于诚信而好学问也。“守死善道”者,守节至死,不离善道也。“危邦不⼊,乱邦不居”者,乱谓臣弑君,子弑⽗。危者,将乱之兆也。不⼊,谓始欲往,见其乱兆,不复⼊也。不居,谓今欲去,见其已乱,则遂去之也。“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”者,言值明君则当出仕,遇暗主则当隐遁。“邦有道,贫且贱焉,聇也”者,聇其不得明君之禄也。“邦无道,富且贵焉,聇也”者,聇食污君之禄,以致富贵也。言人之为行,当常如此。

    子曰:“不在其位;不谋其政。”孔曰:“欲各专一于其职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戒人侵官也。言不在此位,则不得谋此位之政。欲使各专一守于其本职也。

    子曰:“师挚之始,《关雎》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!”郑曰:“师挚,鲁大师之名。始,犹首也。周道衰微,郑、卫之音作,正乐废而失节。鲁大师挚识《关雎》之声,而首理其乱,有洋洋盈耳,听而美之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师挚之始,《关雎》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!”正义曰:此章美正乐之音也。师挚,鲁太师名也。始犹首也。《关雎》,《周南》篇名,正乐之首章也。周道衰微,郑、卫之音作,正乐废而失节。鲁太师挚识《关雎》之声,而首理其乱者,洋洋盈耳,听而美之。

    子曰:“狂而不直,孔曰:“狂者,进取宜直。”侗而不愿,孔曰:“侗,未成器之人,宜谨愿。”悾悾而不信,包曰:“悾悾,悫也,宜可信。”吾不知之矣。”孔曰:“言皆与常度反,‮不我‬知之。”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狂而不直,侗而不愿,悾悾而不信,吾不知之矣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孔子疾小人之性与常度反也。狂者,进取宜直,而乃不直。侗,未成器之人,宜谨愿,而乃不愿。悾悾,悫也,谨悫之人,宜信,而乃不信。此等之人,皆与常度反,‮不我‬知之也。

    子曰: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”学自外⼊,至熟乃可长久。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劝学也。言学自外⼊,至熟乃可长久,故勤学汲汲,如不及,犹恐失之也,何况怠惰而不汲汲者乎?

    子曰:“巍巍乎,舜、禹之有天下也,而不与焉。”美舜、禹也。言已不与求天下而得之。巍巍,⾼大之称。

    [疏]“子曰:巍巍乎,舜、禹之有天下也,而不与焉”

    ○正义曰:此章美舜、禹也。巍巍,⾼大之称。言舜、禹之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