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卷十四宪问第十四 (第7/9页)
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。”王曰:“徒患已之无能。” [疏]“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勉人修德也。言不患人不知己,但患己之无能。 子曰:“不逆诈,不亿不信,抑亦先觉者,是贤乎!”孔曰:“先觉人情者,是宁能为贤乎?或时反怨人。” [疏]“子曰:不逆诈,不亿不信,抑亦先觉者,是贤乎!” ○正义曰:此章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,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。抑,语辞也。言先觉人者,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以所非贤者,以诈伪不信之人为之亿度囗囗囗囗囗人,故先觉者非为贤也。 微生亩谓孔子曰:“丘何为是栖栖者与?无乃为佞乎?”包曰:“微生,姓。亩,名。”孔子曰:“非敢为佞也,疾固也。”包曰:“疾世固陋,欲行道以化之。” [疏]“微生”至“疾固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记孔子疾世固陋之事也。“微生亩谓孔子曰:丘何为是栖栖者与?无乃为佞乎”者,栖栖,犹皇皇也。微生亩,隐士之姓名也。以言谓孔子曰:“丘呼孔子名也,何为如是东西南北而栖栖皇皇者与?无乃为佞说之事于世乎?”“孔子曰:非敢为佞也,疾固也”者,孔子答言:“不敢为佞,但疾世固陋,欲行道以化之。” 子曰:“骥不称其力,称其德也。”郑曰:“德者,调良之谓。” [疏]“子曰:骥不称其力,称其德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疾时尚力取胜,而不重德。骥是古之善马名,人不称其任重致远之力,但称其调良之德也。马尚如是,人亦宜然。 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德,恩惠之德。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 [疏]“或曰”至“报德” ○正义曰:此章论酬恩报怨之法也。“或曰:以德报怨,何如”者,或人之意,欲人犯而不校,故问孔子曰:“以恩德报雠怨,何如?”“子曰:何以报德”者,孔子答言,若报怨既用其德,若受人恩惠之德,不知何以报之也。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者,既不许或人以德报怨,故陈其正法,言当以直道报雠怨,以恩德报德也。 ○注“德,恩惠之德” ○正义曰:谓德加于彼,彼荷其恩,故谓荷恩为德。《左传》云“然则德我乎”又曰“王德狄人”皆是也。子曰:“莫我知也夫!子贡曰:“何为其莫知子也?”子贡怪夫子言何为莫知己,故问。 子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,马曰:“孔子用不于世而不怨天,人不知已亦不尤人。”下学而上达。孔曰:“下学人事,上知天命。”知我者其天乎!”圣人与天地合其德,故曰唯天知已。 [疏]“子曰”至“天乎” ○正义曰:此章孔子自明其志也。“子曰:莫我知也夫”者,言无人知我志者也。“子贡曰:何为其莫知子也”者,子贡怪夫子言,故问何为莫知己。“子曰:不怨天,不尤人”者,尤,非也。孔子言已用不于世而不怨天,人不知己亦不非人也。“下学而上达”者,言己下学人事,上知天命,时有否泰,故用有行蔵,是以不怨天尤人也。“知我者其天乎”者,言唯天知己志也。 ○注“圣人与天地合其德” ○正义曰:此《易·乾卦·文言》文也。合其德者,谓覆载也。引之者,以证天知夫子者,以夫子圣人,与天地合德故也。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。马曰:“愬,谮也。伯寮,鲁人,弟子也。”子服景伯以告,孔曰:“鲁大夫子服何忌也。告,告孔子。”曰:“天子固有惑志,孔曰:“季孙信谗,恚子路。”于公伯寮,吾力犹能肆诸市朝。”郑曰:“吾势力犹能辨子路之无罪于季孙,使之诛寮而肆之。有罪既刑,陈其尸曰肆。”子曰:“道之将行也与,命也。道之将废也与,命也。公伯寮其如命何!” [疏]“公伯”至“命何” ○正义曰:此章言道之废行皆由天命也。“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”者,愬,谮也。伯寮、子路皆臣于季孙,伯寮诬子路以罪而谮于季孙也。“子服景伯以告”者,以其事告孔子也。“曰:夫子固有惑志”者,夫子谓季孙。言季孙坚固已有疑惑之志,谓信谗恚子路也。“于公伯寮,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”者,有罪既刑,陈其尸曰肆。景伯言,吾势力犹能辨子路之无罪于季孙,使之诛寮而肆之。“子曰:道之将行也与,命也。道之将废也与,命也。公伯寮其如命何”者,孔子不许其告,故言道之废行皆由天命,虽公伯寮之谮,其能违天而兴废子路乎! ○注“伯寮,鲁人,弟子也” ○正义曰:《史记·弟子传》云:“公伯寮字子周,鲁人,愬子路于季孙者。” ○注“孔曰:鲁大夫子服何忌也” ○正义曰:案《左传》哀十三年:“吴人将以公见晋侯,子服景伯对使者,吴人乃止。既而悔之,将囚景伯。景伯曰:‘何也立后于鲁矣。’”杜注云:“何,景伯名。”然则景伯单名何,而此注云何忌,误也。 ○注“有罪既刑,陈其尸曰肆” ○正义曰:《秋官·乡士职》云:“协⽇刑杀,肆之三⽇。”郑玄曰:“肆犹申也,陈也。”是言有罪既杀,陈其尸曰肆也。言“市朝”者,应劭曰:“大夫已上于朝,士已下于市。” 子曰:“贤者辟世,孔曰:“世主莫得而臣。”其次辟地,马曰:“去乱国适治邦。”其次辟⾊,孔曰:“⾊斯举矣。”其次辟言。”孔曰:“有恶言乃去。”子曰:“作者七人矣。”包曰:“作,为也。为之者凡七人,谓长沮,桀溺,丈人,石门,荷蒉,仪封人,楚狂接舆。” [疏]“子曰”至“人矣” ○正义曰:此章言自古隐逸贤者之行也。“子曰:贤者辟世”者,谓天地闭则贤人隐,⾼蹈尘外,枕流漱石,天子诸侯莫得而臣也。“其次辟地”者,未能⾼栖绝世,但择地而处,去乱国,适治邦者也。“其次辟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