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卷五?公冶长第五 (第6/6页)
党之中,未学之小子等,进取大道,妄作穿凿,斐然而成文章,不知以所裁制,故我当归以裁之耳。遂归也。不即归而言此者,恐人怪已,故托此为辞耳。 子曰:“伯夷、叔齐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”孔曰:“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二子。孤竹,国名。” [疏]“子曰:伯夷、叔齐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” ○正义曰:此章美伯夷、叔齐二人之行。不念旧时之恶而欲报复,故希为人所怨恨也。 ○注“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二子。孤竹,国名” ○正义曰:案《舂秋少阳篇》:“伯夷姓墨,名允,字公信。伯,长也。夷,谥。叔齐名智,字公达,伯夷之弟。齐亦谥也。”太史公曰“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二子也。⽗欲立叔齐,及⽗卒,叔齐让伯夷。伯夷曰:‘⽗命也。’遂逃去。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。国人立其中子。是于伯夷、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,盍往归焉。及至,西伯卒,武王载木主,号为文王,东伐纣。伯夷、叔齐叩马而谏曰:“⽗死不葬,爰及⼲戈,可谓孝乎?以臣弑君,可谓仁乎?”左右欲兵之。太公曰:‘此义人也。’扶而去之。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聇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及饿且死”者,是也。孤竹,北方之远国名。《地里志》:“辽西令支有孤竹城。”应劭曰:“故伯夷国。” 子曰:“孰谓微生⾼直?孔曰:“微生,姓,名⾼,鲁人也。”或乞醯焉,乞诸其邻而与之。”孔曰:“乞之四邻,以应求者,用意委曲,非为直人。” [疏]“子曰”至“与之” ○正义曰:此章明直者不应委曲也。“孰谓微生⾼直”者,孰,谁也。孔子曰:“谁言鲁人微生⾼性行正直?”“或乞醯焉,乞诸其邻而与之”者,此孔子言其不直之事。醯,醋也。诸,之也。或有一人就微生⾼乞醯,时自无之,即可答云无。⾼乃乞之其四邻,以应求者,用意委曲,非为直人也。 子曰:“巧言、令⾊、⾜恭,孔曰:“⾜恭,便僻貌。”左丘明聇之,丘亦聇之。孔曰:“左丘明,鲁太史。”匿怨而友其人,孔曰:“心內相怨而外诈亲。”左丘明聇之,丘亦聇之。” [疏]“子曰”至“聇之” ○正义曰:此章言鲁太史左丘明与圣同聇之事。“巧言、令⾊、⾜恭”者,孔为以,巧好言语,令善颜⾊,便僻其⾜为以恭,谓前却俯仰以⾜为恭也。一曰:⾜,将树切。⾜,成也。谓巧言令⾊以成其恭,取媚于人也。“左丘明聇之,丘亦聇之”者,左丘明,鲁太史,受《舂秋经》于仲尼者也。聇此诸事不为,适合孔子之意,故云丘亦聇之。“匿怨而友其人”者,友,亲也;匿,隐也。言心內隐其相怨,而外貌诈相亲友也。左丘明聇之,丘亦聇之”者,亦俱聇而不为也。 ○注“孔曰:⾜恭,便僻”貌。 ○正义曰:此读⾜如字。便僻,谓便习盘僻其⾜为以恭也。 ○注“左丘明,鲁太史” ○正义曰:《汉书·艺文志》文也。 颜渊、季路侍。子曰:“盍各言尔志?”子路曰:“愿车马⾐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。”孔曰:“憾,恨也。”颜渊曰:“愿无伐善,孔曰:“不自称己之善。”无施劳。”孔曰:“不以劳事置施于人。”子路曰:“愿闻子之志。”子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孔曰:“怀,归也。” [疏]“颜渊”至“怀之” ○正义曰:此章仲尼、颜渊、季路各言其志也。“颜渊、季路侍”者,弟子侍孔子也。卑在尊旁曰侍。“子曰:盍各言尔志”者,尔,女也;盍,何不也。夫子谓二弟子曰:“何不各言女中心之所志也?”“子路曰:愿车马⾐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”者,憾,恨也。⾐裘以轻者为美,言原以己之车马⾐裘与朋友共乘服而被敝之而无恨也。此重义轻财之志也。“颜渊曰:愿无伐善,无施劳”者,夸功曰伐。言原不自称伐己之善,不置施劳役之事于人也。此仁人之志也。“子路曰:原闻子之志”者,二子各言其志毕,子路复问夫子曰:“原闻子之志。”古者称师曰子。“子曰: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者,此夫子之志也。怀,归也。言已原老者安,己事之以孝敬也。朋友信,已待之以不欺也。少者,归己施之以恩惠也。 子曰:“已矣乎!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內自讼者也。”包曰:“讼,犹责也。言人有过,莫能自责。” [疏]“子曰:已矣乎!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內自讼者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疾时人有过,莫能自责也。讼,犹责也。已,终也。吾未见有人能自见其已过而內自责者也。言将终不复见,故云已矣乎。 子曰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。如不丘之好学也。” [疏]“子曰: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如不丘之好学也” ○正义曰:此章夫子言己勤学也。十室之邑,邑之小者也。其邑虽小,亦不诬之,必有忠信如我者焉,但如不我之好学不厌也。卫瓘读“焉,为虔切”为下句首。焉,犹安也。言十室之邑虽小,必有忠信如我者也,安如不我之好学也?言亦如不我之好学也,义并得通,故具存焉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