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两百零五章撕我要做皇帝!1 (第1/3页)
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撕逼!(1) 林荀带着微微的激动心情,走上了演讲台。 思孟学派一系,从孟子开始,就是善辩,口才优秀,闻名天下。 想当年,孟子周游列国,见国君,论诸侯,与农家、墨家、杂家乃至于杨朱学派开战,面不改色,可以一口气连战数十人! 而思孟学派,最吸引人的地方,就是这个学派的成员,都有着一股子不同于其他学派的精气神。 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:吾善养浩然正气。 林荀就是一个标准的思孟学派的巨头。 他不苟言笑,神情严肃,眉宇之间,充斥着滂湃的正义感。 让刘彻看了眉头微微一皱。 这个林荀的神态和面貌,让刘彻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后世网络游戏里的圣骑士。 而且是dnd规则下的圣骑士。 动不动就爱给人丢一个邪恶侦测的那种。 这让刘彻微微有些不舒服。 毕竟,卫道士什么的,从来就难以讨人喜欢。 不过,思孟学派本身,却很难让人讨厌。 孟子提倡的学说和思想,抛开现实层面,在哲学上和思想上,都是诸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 甚至,就是诸夏民族本身的部分特征。 汉室虽然在过去上,嘴巴上一直说什么孟子什么的讨厌死了。 但身体却不由自主的按照孟子的部分理论和思想主张,在推行自己的政策。 无论是轻徭薄赋,还是尊老养老,其实都是孟子的主张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无幼及人之幼。 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。 不过… 跟孔子一样,孟子同样是法先王和井田制的拥护者。 这就稍稍让人有些蛋疼了。 这个时候,站在台上的林荀微微清了清嗓子,口腔说道:“翼云:一阴一阳谓之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,故先王皆有不忍之心,斯人有不忍之政!” 这句话刚刚说完,台下就有着嘘声传来。 不用想,必是荀子学派! 在儒家内部,孟子与荀子,可谓是针锋相对,彼此敌视的两个派系。 所以,后世,宋明之时,孟子翻身把歌唱,进了孔庙,号称亚圣,返身一脚踹开荀子,还宣布开除了荀子的儒家先贤身份。 而在此时,荀子学派与思孟学派之间的分歧和仇恨,甚至大过了儒墨矛盾。 当年,荀子曾经公开批判思孟学派说: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,由然而材剧志大,闻见杂博,案往旧造说,谓之五行,甚僻违而无类,幽隐而无说,闭约而无解。…子思唱之,孟轲和之,世俗之沟犹暓讙讙然不知其所非也。 大概意思就是说:孟轲和他的老师的学问,就是一派胡言,根本没有道理,全部都是错的,忽悠世人,罪大恶极,围观群众,应该速速醒来,不要被他带偏了! 若非现在还有一个重民学派在,本着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的原则,恐怕如今,思孟学派的头号敌人,必是荀子学派。 而荀子学派现在谁都喷,谁都敢喷,尤其爱喷思孟学派。 要不是是在这石渠阁上,恐怕,就不止是嘘声了。 而这嘘声,也明显的影响到了会场的正常秩序。 所以,周亚夫不得不派人警告道:“再有下次,直接驱逐!” 这才让荀子学派的人乖乖闭嘴。 也让演讲得以顺利进行下去。 林荀并未受到荀子学派太大影响,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,就继续说道:“是故孟子曰:中国五百年必有圣人出!诚哉斯言,周公后五百年,今上应运而生,口含天宪,动合阴阳,施仁政以泽被天下,四方来朝,万国咸伏!” 这个马屁虽然拍的*裸,过于直白。 但正因为如此,让人想不鼓掌都不行。 群臣文武以及诸子百家,哪怕是重民和荀子学派也不得不站起来鼓掌。 刘彻则是微微一笑。 不管怎样,有人拍马屁,总比反对自己要强不是? 况且,在这石渠阁上拍马屁,是刘彻最希望看到的结果。 无论如何,皇帝永远正确,天子天授神权。 这是第一政治正确! 不然,你以为为何后世天朝的每次大会都会强调:紧密团结在以xx为核心的中央,为了xx,做了xx,全国团结一致,拥护xx的英明领导? 党报和各大媒体都是一片歌功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