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国家力量2 (第3/3页)
台高筑的来源。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,在中国,为了军事活动向社会许诺利率来筹集军费是很常见的事情。 但,以国家为基本单位,向天下人发行债券,这却是第一次! 刘彻自然也明白,此事有些棘手。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,这个国家,这个天下,是他一个人的。 只要刘彻有需要,他随时可以将地主富商和权贵官僚的财产充公。 甚至,在理论上来说,刘彻将这些家伙抄家,他们还要叩首谢恩,感谢皇恩浩荡,没有顺便把他们的脑袋也拿走… 只是… 这终究也仅仅是理论上的事情。 所以,刘彻才要发行国债。 他看着群臣,点点头,解释道:“然也,正是国债!朕打算以年利率百分之二,向天下公乘以上贵族,六百石以上官员,以及资产五十万以上之商贾发行这批总额三十万金的国债,以上林苑和盐铁衙门的收益,作为偿还!” 今天的汉室上林苑和盐铁衙门,是汉室真正的暴利衙门! 每年入账,至少数十万万! 这两个衙门完全有能力也有实力,可以负责起这次国债的偿还任务。 只是呢… 在中国,很多事情的游戏规则和做事方法,跟西方完全不同。 譬如这个国债。 刘彻就有十足的把握确信,假如他不采取一些办法的话,恐怕最后的结局会很喜人! 嗯,历史上,武帝为了军费,下诏请天下富商和地主列侯踊跃捐款。 但嚷嚷了半天,才一个卜式站了出来。 武帝的颜面,差点就被丢光了。 也正因为如此,武帝才要发动告缗打击天下富商,又用酌金事件,将列侯们打趴下。 刘彻吸取了武帝的教训,拿出了利率。 但这不过百分之二的年利率,刘彻相信,假如自己不采取一点别的动作,那么,最后很可能连三万金的国债都没办法卖掉! 这也很正常! 后世天朝的第一批国债,不也差点没有卖掉吗? 好在,在中国,有一个大杀器。它的名字读作‘捐款自愿’写作‘强制摊派’。 刘彻看着周亚夫,说道:“丞相,朕之所重,就买个一万金吧…” 周亚夫顿时就尴尬了。 一万金… 说的跟一万钱一样轻松… 可是,他的存款,拢共也不过两三千金啊。 这还是这些年天子赏赐的比较多,加上这两年,几个侄子隔三差五的孝敬,还有东宫方面的赏赐,这才有了这个身家。 不然,他就是穷光蛋。 可是,看着刘彻的模样,他根本不敢开口拒绝。 开什么玩笑嘛? 天子都发话了,让你丞相带头,丞相敢不带头吗? 对周亚夫来说,唯一的好消息,大抵就是他的朋友比较多。 三五天内,还是可以凑足这一万金的。 但… 万一要是五年后,天子不还钱,他就要卖身还债了… 刘彻却是懒得管这么多。 他看向桃候刘舍,说道:“桃候,卿也认购一万金吧…” 刘舍倒是很积极,忙不迭的拜道:“臣奉诏!” 刘舍有钱啊! 他这个少府卿这几年捞的可不少? 旁的不说,单单是那些工程里的油水,就足以让他吃的满嘴流油。 虽然说,很可能这些年捞的油水,加起来也没有一万金。 但是不要忘记了,他还有封国和加恩封国的产出。 一万金? 对他来说,毛毛雨啦! 刘彻看向直不疑,后者吓得都快打哆嗦了。 直不疑虽然不穷,但要是要掏出一万金,却是不可能的。 哪怕把他卖了,也凑不齐这样一笔巨款。 刘彻自也明白这一点,所以,他道:“塞候就出一千金吧…” 直不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,拜道:“臣谨奉诏!” “至于其他列侯勋臣及两千石…”刘彻看着周亚夫道:“请丞相代朕逐一去告知:两千石以上,至少要认购五百金国债,列侯则以食邑户数来认购,食邑一户,需要认购一金…” 汉家列侯封君,数以百计,加起来,最起码能消化掉整个国债规模的一半以上,甚至更多。 两千石们也不是什么穷光蛋。 每人五百金,也能为刘彻消化掉起码几万金的国债。 至于剩下的… 当然是要交给商人们来认购了。 这次,刘彻打算是按照认购数量来决定打不打击那些豪商大贾。 若是大方的巨贾,刘彻就会扶持,就会给他一些政策。 若是捂着钱袋子,一毛不拔… 呵呵…那这样的渣渣,留着也就没有用了!(未完待续。)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