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感动与杀意 (第3/3页)
我十金这样的份额。 讲道理的话,他们买着国债,其实是亏本的! 因为你想啊。 国债的年利率才百分之二啊! 如今随便做个什么生意,利润不是百分之二十以上? 就特么连贩夫走卒,每日也要获利三五成! 百姓到底在图什么? 列侯勋臣们,一时间还真有些想不清楚。 但,他们根本来不及想和考虑了。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,茂陵邑的狗大户们,赶着一车车黄金,直接拉到了少府衙门的大门口。 大贾师氏,一次就将整整十车黄金,超过四千金的巨资,送进了国库,喜滋滋的捧回了一张天子亲笔所书的国债债券和一个嘉勉的诏令。 两位国丈,虽然不在长安,但是,程郑氏和卓氏在茂陵的主事者也喊出了每家一万金的认购口号。 假如说师氏与程郑氏和卓氏这么干,还可以理解。 毕竟,他们能有今天,靠的是当今天子的提携和帮扶。 但是,鲁国的邴氏一口气买走了三千金,河内大户郭氏,派人认购了两千金,江都巨贾杨氏和袁氏,联手吞下五千金,这又是什么鬼? 列侯勋臣士大夫们挠头搔耳,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。 但是,随着民间的认购狼潮不断兴起,列侯勋贵们被架到了墙脚。 毕竟,老百姓都踊跃认购,匹夫游侠,都纷纷慷慨解囊。 列侯勋贵,国之栋梁,好意思小气? 就不怕出门被人指脊梁骨? 况且,民意汹汹,若是不认购,恐怕就要成过街老鼠了! 没办法,这些列侯,不得不掏出自己的腰包,数了又数,最后咬着牙齿,拿了个百来金,几百金这样的资金来认购。 甚至,有些铁公鸡,看到这个情况,直接跑回封国,打算学鸵鸟,把脑袋埋进沙子中,装作看不见,听不见。 刘彻对这些渣渣的行为,冷眼旁观。 小本本上,将他们的大名一个个记上去。 最终,二三十个列侯的大名,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好几页。 “等此战结束,朕再与你们算总账!”刘彻合起这个小本本,冷笑着。 这些家伙,属于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。 既然他们选择了这条路,那就怪不得刘彻不讲情面了。 而且,有了这么一个事情,刘彻即使削掉他们的爵位,天下人也没法说什么。 毕竟,皇帝跟臣子借钱,臣子居然敢不借? 这是典型的大不敬啊! 没要他们的脑袋,已经属于皇恩浩荡了。 倒是民间的认购狼潮,让刘彻有些咋舌,甚至有些不敢相信。 毕竟,武帝朝,武帝以天子之尊,开口向天下富商贵族借钱,除了一个卜式,无人响应的尴尬局面,他可还是记忆犹新的。 但,现在,这些百姓和商人们,到底是发个什么疯呢? 刘彻,于是立刻命令绣衣卫去调查。 最终,调查的结果,让他有些感动,也有些哭笑不得。 市井百姓们的认购潮,倒是很朴素。 因为刘彻名声不错,在百姓那里信用度很高。 他以前宁愿自己吃亏,也不反悔的原则,让他圈了一大波粉。 更重要的是,刘彻一直以来维护的形象,让百姓们笃信,圣天子绝对不会坑他们! 而且,长安城里,许多的人,都是受益于刘彻的很多政策。 这使得他们一听说,天子打匈奴缺钱,二话不说,就掏出了腰包。 尤其是游侠们,最是舍得。 掏钱的时候,眼睛都不带眨。 甚至,有豪侠,认购了百金的国债后,走出衙门,当场就烧了那债券,放言说:“天子伐无道,吾辈便是倾家荡产,也该支持!” 此人这样的做派,顿时就引起了无数的关注和追捧。 顺便,也让他的名字,传到了绣衣卫都督周左昌的耳中。 现在更传到了刘彻耳中。 自然,前途是不可限量的。 但那些商人巨贾的动作,在查清楚后,却是让刘彻有些哭笑不得。 原来,这些渣渣打的主意,是学习师氏好榜样。 他们都将此番的认购行为,与未来的马车轨道运营权联系在一起。 很多人甚至认为:若不认购,将来马车轨道,将与吾等无缘! 这让刘彻知道后,真是感觉莫名的喜感啊! “马车轨道,是不能给你们了…”刘彻看着这些家伙的名字,笑了起来:“但捕鲸船队或者奴隶贸易,却是可以让尔等插手一二!” 这些在这个时候,出了大价钱的人,刘彻自然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。 将来,有什么发财的路子,肯定要带一他们一把的。 毕竟,一个肯拿钱出来给大佬用的小弟,总是会得到一些特殊政策的优待的。 而且,刘彻也需要一个忠于他的利益集团。(未完待续。)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