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长明灯〔1〕  (第3/3页)
是拖累煞人!”四爷将手在桌上轻轻一拍“这种子孙,真该死呵!唉!”    “的确,该死的。”阔亭抬起头来了“去年,连各庄就打死一个:这种子孙。大家一口咬定,说是同时同刻,大家一齐动手,分不出打第一下的是谁,后来什么事也没有。”    “那又是一回事。”方头说“这回,他们管着呢。我们得赶紧想法子。我想…”    老娃和四爷都肃然地看着他的脸。    “我想:倒不如姑且将他关起来。”    “那倒也是一个妥当的办法。”四爷微微地点一点头。    “妥当!”阔亭说。    “那倒,确是,一个妥当的,办法。”老娃说“我们,现在,就将他,拖到府上来。府上,就赶快,收拾出,一间屋子来。还,准备着,锁。”    “屋子?”四爷仰了脸,想了一会,说“舍间可是没有这样的闲房。他也说不定什么时候才会好…”“就用,他,自己的…”老娃说。    “我家的六顺,”四爷忽然严肃而且悲哀地说,声音也有些发抖了。“秋天就要娶亲…。你看,他年纪这么大了,单知道发疯,不肯成家立业。舍弟也做了一世人,虽然也不大安分,可是香火总归是绝不得的…。”    “那自然!”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。    “六顺生了儿子,我想第二个就可以过继给他。但是,——别人的儿子,可以白要的么?”    “那不能!”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。    “这一间破屋,和我是不相干;六顺也不在乎此。可是,将亲生的孩子白白给人,做母亲的怕不能就这么松爽罢?”    “那自然!”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。    四爷沉默了。三个人交互看着别人的脸。    “我是天天盼望他好起来,”四爷在暂时静穆之后,这才缓缓地说“可是他总不好。也不是不好,是他自己不要好。无法可想,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,免得害人,出他父亲的丑,也许倒反好,倒是对得起他的父亲…。”    “那自然,”阔亭感动的说“可是,房子…”    “庙里就没有闲房?…”四爷慢腾腾地问道。    “有!”阔亭恍然道“有!进大门的西边那一间就空着,又只有一个小方窗,粗木直栅的,决计挖不开。好极了!”    老娃和方头也顿然都显了欢喜的神色;阔亭吐一口气,尖着嘴唇就喝茶。    未到黄昏时分,天下已经泰平,或者竟是全都忘却了,人们的脸上不特已不紧张,并且早褪尽了先前的喜悦的痕迹。在庙前,人们的足迹自然比平日多,但不久也就稀少了。只因为关了几天门,孩子们不能进去玩,便觉得这一天在院子里格外玩得有趣,吃过了晚饭,还有几个跑到庙里去游戏,猜谜。    “你猜。”一个最大的说“我再说一遍:白篷船,红划楫,摇到对岸歇一歇,点心吃一些,戏文唱一出。”    “那是什么呢?‘红划楫’的。”一个女孩说。    “我说出来罢,那是…”    “慢一慢!”生癞头疮的说“我猜着了,航船。”    “航船。”赤膊的也道。    “哈,航船?”最大的道“航船是摇橹的。他会唱戏文么?你们猜不着。我说出来罢…”    “慢一慢,”癞头疮还说。    “哼,你猜不着。我说出来罢,那是:鹅。”    “鹅!”女孩笑着说“红划楫的。”    “怎么又是白篷船呢?”赤膊的问。    “我放火!”    孩子们都吃惊,立时记起他来,一齐注视西厢房,又看见一只手扳着木栅,一只手撕着木皮,其间有两只眼睛闪闪地发亮。    沉默只一瞬间,癞头疮忽而发一声喊,拔步就跑;其余的也都笑着嚷着跑出去了。赤膊的还将苇子向后一指,从喘吁吁的樱桃似的小嘴唇里吐出清脆的一声道:    “吧!”    从此完全静寂了,暮色下来,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,神龛,而且照到院子,照到木栅里的昏暗。    孩子们跑出庙外也就立定,牵着手,慢慢地向自己的家走去,都笑吟吟地,合唱着随口编派的歌:    “白篷船,对岸歇一歇。此刻熄,自己熄。戏文唱一出。我放火!哈哈哈!火火火,点心吃一些。戏文唱一出。…”    一九二五年三月一日。〔6〕    〔1〕本篇最初连载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至八日北京《民国日报副刊》。    〔2〕黄历我国的旧历书系由朝廷颁布,用黄色纸印制,故称“黄历”其中载有农时节气,还杂有一些迷信的“宜忌”如某日“宜祭祀”、某日“忌出行”、某日“诸事不宜”以及“喜神”每日所在的方位(“喜神方”)等。    〔3〕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(464—549)。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笃信佛教的皇帝(下文中灰五婶误称他为“梁五弟”)。    〔4〕长毛指洪秀全(1814—1864)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。为了对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法令,他们都留发而不结辫,因此被称为“长毛”    〔5〕社老爷,瘟将军,王灵官都是迷信传说中神道的名称。社老爷即土地神;瘟将军是掌管瘟疫的神;王灵官是主管纠察的天将,道教庙宇中多奉为镇守山门的神。    〔6〕据《鲁迅日记》,本篇写作日期当为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