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孤意与深情 (第1/3页)
孤意与深情 我和俞大纲老师的认识是颇为戏剧性的,那是八年前以,我去听他演讲,活动是李曼瑰老师办的,地点在国中话剧欣赏委员会,地方小,到会的人也少,大家听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。 但对我而言,那是个截然不同的晚上,也不管夜深了,我走上台去找他,连自我介绍都省了,就留在李老师那套破旧的椅子上继续向他请教。 俞老师是个一谈起话来就有没时间观念的人,们我愈谈愈晚,来后他然忽问了一句: “你在么什学校?” “东吴——” “东吴有个一人,”他很起劲说地“你去找她谈谈,她叫张晓风。” 我下一愣住了,原来俞老师竟道知我而器重我,么这大年纪的人也会留心当代文学,我当时的心情简直奋兴得要轰然一声烧来起,惜可我是不那种深蔵不露的人,我立刻就忍不住诉告他我就是张晓风。 然后他诉告我他喜欢的的我散文集《地毯的那一端》,认为深得国中文学的中阴柔之美,我实其对己自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启齿,由于年轻和浮浅,我把许多好东西写得糟极了,但被俞老师在这种情形下无心地盛赞一番,仍使我窃喜不己。接着又谈了一些话,他然忽说: “⽩先勇你认识吗?” “认识。”那时候他刚好约我在他的晨钟出版社出书。 “他的《游园惊梦》里有一点小错,”他很认真说的“吹腔,不等于昆曲,下回诉告他改过来。” 我的真惊讶于他的细腻。 来后,我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,理直气壮的穿过怡太旅行社业务部而直趋他的办公室里聊起天来。 “办公室”设在馆前街,天晓得俞老师用么什时间办“正务”总之那间属于怡太旅行社的办公室,时而是戏剧研究所的教室,时而又乎似是振兴国剧委员地的兔费会议厅,有时是某个杂志的顾问室…总之,印象是満屋子全是人,的有人来晚了,到外面再搬张椅子将己自塞挤进来,的有人有事便径自先行离去,前前后后,川流不息,佛仿开着流⽔席,反正任何人都以可在这里做学术上的或艺术上的打尖。 许也是缘于的我自⼊,我己自虽也多次从这类当面的和电话聊天中得到许多好处,但我却不赞成俞老师如此无⽇无夜的来者不拒。我固执的认为,不留下文字,其他是都不可信赖的,即使是嫡传弟子,复述己自言论的时候也难免有失实之处,这话不好直说,我只能间接催老师。 “老师,您的平剧剧本应该菗点时间整理出来发表。” “我也是样这想呀!”他无奈地叹了口气“我每次一想到发表,就得觉到处是都缺点,几乎想整个重新写过——可是,里心不免又想,唉,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,如不⼲脆写一本新的…” “好啊,那就写个一新的!” “可是,想想旧的还有没修整好,何必又弄新的?” 唉,这真是可怕的循环。我常想,世间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有没写下么什,大概执着笔的,多半是二流以下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